国内六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2020年第一季度实现了良好的盈利,但我们认为,受新冠疫情影响,六大行2020年全年在资产质量和信用成本方面仍面临一定不确定性。
六大行一季度业务增长显著,并没有受到今年2月份封城等措施的影响。与2019年末相比,六大行贷款总额在一季度增加5.5%,存款增加5.8%。我们认为,快速的业务增长符合政府要求银行业加强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帮助企业渡过暂时性困难的政策。
与2019年末相比,六大行公布的一季度末资产质量指标基本保持平稳。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六大行不良贷款率为1.4%,与上年年末基本持平。
我们认为,因为新冠疫情造成的资产质量压力尚未反映在第一季度的数据中,银行在今年下半年将面临更大的资产质量压力。不良分类的滞后效应以及对部分借款人采取的展期措施,是六大行第一季度资产质量指标稳定的一部分原因。一般而言,贷款逾期60天或90天以上以后,银行才会将其归类为不良贷款。新冠疫情对资产质量的最终影响仍难以确定,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年全球疫情控制速度以及国内经济复苏的进度。
得益于稳定的不良贷款率,大型商业银行第一季度信用成本保持稳定,但我们预计未来减值损失压力仍然较大。2020年第一季度,六大行资产减值损失/营业收入比率为23%,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近1个百分点。
六大行净息差在第一季度保持稳定,但我们预计,由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银行净息差下行压力将会加大。六大行一季度的净息差为1.96%,较去年全年水平下降了5个基点。2020年第一季度,1年期LPR下调了10个基点,5年期LPR下调了5个基点;4月,1年期LPR进一步下调了20个基点,5年期LPR下调了10个基点。同时,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使得银行间市场的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有利于银行缓解净息差压力。
受益于稳定的信用成本和净息差,大型商业银行在2020年第一季度实现了良好的盈利能力,但我们预计,由于资产质量和贷款收益率两方面的压力,全年盈利性面临下行趋势。2020年第一季度六大行的年化净资产回报率为13.8%,较2019年同期下降了0.9个百分点。
得益于第一季度良好的盈利和混合资本工具的发行,六大行在第一季度仍保持了稳定的资本水平。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六大行的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6%,较2019年末下降了0.14个百分点。虽然盈利性存在下行压力,我们预计六大行的资本将保持充足。
尽管新冠疫情造成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基于我们对宏观经济复苏轨迹的假设,我们认为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的展望仍将保持稳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复苏情况仍面临不确定性。根据标普全球的经济预测,中国有望在2020年和2021年实现经济的U型复苏。这一假设也是我们展望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信用质量的基础。随着未来形势的变化发展,我们还将相应更新我们的假设和展望。 本报告不构成评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