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G Ratings China /ratings/article/20230728_mr_midea_cn content esgSubNav
评级报告

评级行动:评定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Aspc”,展望稳定

China Panda Bonds Market Overview 2025

绿色金融专题二:中外绿色金融市场对比

绿色金融专题一:全球视野下的绿色金融政策和标准对比

政策护航,破浪启新——标普信评2025年中行业信用发展趋势


评级行动:评定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Aspc”,展望稳定

北京,2023年7月28日 — 标普信评今日宣布,评定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或“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Aspc,展望为稳定。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收入规模最大的家电生产企业,在家用空调、洗衣机、冰箱以及小家电领域常年占据领先的市场份额。公司的业务范围覆盖智能家居、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和其他创新业务。以家用空调为主的暖通空调和消费电器板块构成公司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在毛利润中合计占比超过90%;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的毛利润占比小于10%。公司的家电产品销往全球各主要市场,形成了国内和国外占比均衡的收入结构。2022年,公司国外收入占比约41%。

 

标普信评认为,美的集团“极佳”的业务状况反映了公司在中国家电市场优秀的品牌认可度、出色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强大的销售渠道,尤其是公司丰富多元的产品和品牌布局以及很强的经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使公司的竞争优势显著超越大部分同业。得益于上述优势,美的集团在中国家电市场长期保持领先的市场份额。此外,公司全球化的业务布局增强了收入和现金流的稳定性。但海外业务模式中OEM占比较高,自主品牌占比仍有一定提升空间。上游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之下,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生产及渠道效率、加强成本控制等举措能够将利润率水平保持平稳。ToB工业板块目前对公司信用水平的影响可控,ToB业务的经营状况、整合情况以及多元化效果有待更长时间的观察。

 

标普信评认为,美的集团“很低”的财务风险反映了公司审慎的财务政策、强健的经营性现金流、充裕的在手货币资金、很低的杠杆水平。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的收入增速将有所回升,利润率水平保持平稳,经营性现金流及在手货币资金储备能够充分满足未来1-2年的各项资本开支及收并购投入,以经调整总债务/EBITDA衡量的杠杆水平将维持很低。

 

美的集团的评级展望为稳定。标普信评认为,稳定的展望反映了未来24个月内,美的集团能够在中国家电市场保持领先的市场份额,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优秀的品牌认可度、丰富多元的产品和品牌布局、强大的渠道体系、行业领先的经营效率及成本控制能力。公司财务政策审慎,杠杆率长期维持很低,经营性现金流及在手货币资金储备能够充分满足未来1-2年的各项资本开支及收并购投入,以经调整总债务/EBITDA衡量的杠杆水平将维持很低。

 

下调情形:出现如下情形时,标普信评有可能考虑下调公司的主体信用等级:1)公司的财务风险上升,以经调整总债务/EBITDA衡量的杠杆率显著超过1.5倍且难以好转。例如,公司发生大规模的资本开支或收并购投资,导致债务水平大幅上升。2)公司在中国家电市场的竞争地位弱化。例如,主要白色家电及小家电的市场份额大幅下滑且难以改善,或者经营效率及成本优势显著减弱。

 

上调情形:不适用。

 

 

相关方法论

标普信用评级(中国)-工商企业评级方法论,2022年8月29日。

标普信用评级(中国)补充评级方法论-非必需消费品行业,2023年4月4日。

标普信用评级(中国)-评级调整因子及偿付顺序的通用考量因素,2019年5月21日。

 

相关研究

评论:标普信用评级(中国)工商企业评级关键要素详解,2022年12月16日。

评论:解读标普信用评级(中国)评级调整因子及偿付顺序的通用考量因素方法论,2020年6月29日。

 

传媒联络人:

汤劭颖,北京;(86)10-6569-2988;sharon.tang@spgchinaratings.cn

 

分析师

任映雪,北京;yingxue.ren@spgchinaratings.cn

刘彦良,北京;alan.liu@spgchinaratings.cn

王子天,北京;zitian.wang@spgchinaratings.cn



China Panda Bonds Market Overview 2025

Panda Bonds are RMB-denominated debt instruments issued in China’s onshore markets by overseas entities through public or private placements, first launched in 2005, and traded predominantly on the interbank market. Driven by regulatory easing on cross-border fund utilization and favorable onshore financing conditions, panda bonds issuance reached a record high of 194.8 billion RMB in 2024, underscoring robust global demand for RMB liabilities amid divergent monetary cycles.  

Click below to read full report
<%@ Register TagPrefix="uc" TagName="GatedContent" Src="~/UserControls/Ratings/GatedContent.ascx" %>


绿色金融专题二:中外绿色金融市场对比

  • 以中国、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全球三大绿色金融核心区域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差异化发展格局:
  • 1)以绿色信贷为主,ESG债券快速扩容,资金主要投向可再生能源和基础设施,发行主体为国企和城投,信用风险整体可控;但市场高度依赖政策支持,存在“洗绿”风险、中小企业融资覆盖不足等问题。
  • 2)美国以市场机制为主,ESG债券和资产证券化发展较好,非金融企业是发行主力,重点支持电力和汽车行业,但近年债券发行规模增长放缓
  • 3)欧盟依托一体化监管框架,建立了高度规范、标准统一的绿色金融市场。其中,法国近半数ESG债券由政府机构发行,聚焦公用事业绿色转型;德国则以政策引导和金融机构主导。
  • 我们认为,绿色信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尤为突出,因为绿色项目具有环境效益评估复杂、投资周期长等特点,银行需投入更多资源开展项目尽调与贷后管理,外部监督缺位可能加剧审查与监控松懈的风险。
  • 相较于国际成熟债券市场,中国ESG债券仍以中短期品种为主,存在“短债长投”期限错配问题,与绿色项目长周期投融资需求尚不匹配;但近年来10年以上长期债券占比稳步提升,期限结构正逐步优化。

点击下方按钮获取完整版报告。

<%@ Register TagPrefix="uc" TagName="GatedContent" Src="~/UserControls/Ratings/GatedContent.ascx" %>


绿色金融专题一:全球视野下的绿色金融政策和标准对比

  • 绿色金融的概念是动态发展的,其支持范围已从传统的环保产业活动扩展到传统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活动,并逐步形成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理念体系。在中国,绿色金融的支持范围随着国家对绿色金融目录的更新而持续调整。最新发布的《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标志着绿色金融正朝着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绿色转型的方向迈进。
  • 中国、欧盟和美国在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上各具特色:欧盟强调法律先行、标准统一及强制信息披露要求,构建了全球范围内较为完善且具约束力的绿色金融监管与市场体系;中国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主要依赖部门规章层级的政策性指导文件,这些文件的强制性弱于法律;而美国则更倾向于利用成熟的资本市场和强大的市场驱动力,但由于联邦层面缺乏一贯性和长期稳定性,导致整体政策连续性较弱。
  • 国际主要绿色标准对比显示,欧盟在技术指标设定与评估流程设计上具有更高的规范性与精细化程度,相比之下,中国的绿色标准体系主要采用“正面清单”模式,旨在提升政策可操作性以扩大绿色金融市场,但在技术细节等方面不如欧盟标准详尽。国际通行标准则注重原则导向与灵活性,为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制度适配提供较大空间。
  • 中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在深化过程中仍面临多重挑战: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不足、ESG信息披露的强制性和覆盖面不足,以及现行机制偏向追求短期规模扩张而非长期绿色项目的效益评估。

点击下方按钮获取完整版报告。

<%@ Register TagPrefix="uc" TagName="GatedContent" Src="~/UserControls/Ratings/GatedContent.ascx" %>


政策护航,破浪启新——标普信评2025年中行业信用发展趋势

  • 预计2025年全国商品房销售压力仍存。高线城市继续支撑市场,但结构上仍面临二手房分流、库存分化明显的矛盾。稳住楼市仍有赖于政策的持续发力,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及回储政策或将是政策发力的重点。
  • 受益于债务置换及专项债券用途扩展,城投企业流动性压力缓解,短期内出现债券信用风险事件的概率较低,但基本面难以显著改善。长期关注中央债务化解新增政策和城投转型成效。
  • 与房地产行业紧密相关联的钢铁和建筑工程施工行业将基本延续需求疲软趋势。其中钢铁行业“反内卷”和成本回落或有助于利润修复,但财务杠杆仍将维持高位;建筑工程施工行业利润率将在低位保持稳定。
  • 火电、风电设备和光伏制造行业的企业盈利能力或将改善,煤炭、清洁能源发电、整车制造以及商业物业持有及运营行业的企业利润率或将有所下降,杠杆率将有所上升。
  • 商业银行净息差继续收窄,信用成本依然承压,行业总体盈利性较2024年会有小幅下降,但信用质量仍然能保持稳定,未来12个月高风险银行违约风险可控。

点击下方按钮获取完整版报告。

<%@ Register TagPrefix="uc" TagName="GatedContent" Src="~/UserControls/Ratings/GatedContent.as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