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是过去十年中新兴的银行类型。民营银行整体资产规模仍然很小,仅占商业银行业总资产的0.48%。
民营银行往往以消费信贷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为主。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通过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领先民营银行在消费信贷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民营银行的资本充足性处于银行业平均水平;由于消费信贷等高利率产品偏多,民营银行的净息差和盈利性水平高于银行业平均。
与传统银行业相比,与大型科技公司有密切关系的民营银行在利用大数据等高科技来控制信用风险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由于其所有权属性和很小的业务规模,我们通常不认为民营银行具有政府支持。集团支持方面,民营银行的股权结构分散,限制了集团支持的力度,但同时也限制了民营股东信用质量严重恶化时对银行的负面影响。
根据对十家主要民营银行的案头分析,潜在个体信用质量分布于[a spc -]至[bb spc +]的范围,考虑了集团支持后的潜在主体信用质量分布在[A spc +]至[BB spc +]的范围内,中位处于[BBB spc ]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