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G Ratings China /insights/articles/2018-11-25-the-reason-for-upgrading-the-credit-status-of-chinas-provincial-governments content esgSubNav
评级报告

上调中国省级政府信用状况原因释疑

市场回暖背后,房企销售冷热不均

证券公司资本补充工具信用评级答疑

Credit Rating Report: Africa Finance Corporation, January 15, 2025

评级报告:非洲金融公司,2025年1月15日


上调中国省级政府信用状况原因释疑

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加强,提高了中国省级政府的信用水平。

标普全球评级将中国省级政府的“制度框架”评估提升了一级,进而将其最终信用状况评估调整到更接近中国主权信用的水平。我们认为,中央和省级之间财政关系的强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各省的个体信用弱点。

常见问题释疑

中国省级政府的信用水平究竟有多高?

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省级政府信用与主权信用之间的关联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因此,我们上调了大部分省级政府的信用状况评估。

此外,我们认为中国省级政府信用仍然具备投资级特征,不仅流动性极强,经常获得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在必要情况下还有可能获得中央政府的流动性支持。因此目前我们评估的中国省级政府信用状况与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最多为四个级别。

上调省级政府信用评估是基于我们对中国“制度框架”评估的调整。我们认为,中央与省级之间财政关系的加强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各省本身的信用弱点。

我们是如何评估中国省级政府信用水平的?

我们的评估仍然采用自下而上的基本面分析方法,通过综合省级政府自身信用状况和我们的“制度框架”评估,得出省级政府的最终信用状况评估。

评估省级政府自身信用状况参考的重点指标包括经济状况、财务管理、债务负担、或有风险、财政状况、流动性。“制度框架”是对省级政府所处制度与法律环境的一个系统系风险评估。按照我们的方法,制度框架在我们评级框架中的权重非常高。因此哪怕只上调制度框架一个级别,这也会对省级政府的最终信用水平有非常大的整体性提升作用。

我们为何上调中国省级政府制度框架评估?

制度框架是对省级政府所处环境的综合评估。此次上调制度框架评估是因为我们认为,中国省级政府与中央政策的特殊关系对其信用状况起到了系统性的增强作用。中央政府授权地方政府贯彻中央决策并管理地方事务。

中央政府有支持省级政府权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强烈愿望。我们预计中央政府将通过转移支付和提供流动性来支持省级政府信用。这样的支持有助于减轻债务负担和或有风险因素对省级政府信用的不利影响。

2016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加快结构性财政改革步伐,降低地方政府对预算外融资的依赖,以化解地方债风险。这意味着,作为所有地方债法定偿还主体的省级政府将在中国的整个财政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中央政府将会尽全力支持省级政府信用、避免省级政府出现违约的情况。

中国省级政府信用的主要弱点在哪里?

我们认为,债务负担和或有风险高,是省级政府自身信用状况的主要弱点。据我们估算,2017年年末中国地方政府实际债务为37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GDP的45%,远高于官方认定的地方政府具有偿还责任的16.5万亿元。这37万亿元当中,有31万亿元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借形成(其中一部分在2014年被甄别为地方政府具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其余6万亿元左右为2015年到2017年累计新增地方债和历史遗留的一些政府性债务。

我们认为“地方政府具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这一口径低估了地方政府实际债务负担,因此采用“实际债务”口径来加以区分。从我们估算的数字中看历史趋势,地方政府的实际债务在2009年到2016年期间增速非常快,特别是融资平台的债务以每年接近20%的速度扩张,基建投资增速基本保持了同步,但是远快于名义GDP的增速。

我们估算,未来三年地方政府的实际债务余额将稳定在名义GDP的44%左右。这是因为中央严控地方债务风险对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的震慑力会让其在债务管理上更控制。但以目前而言,地方政府的高额债务负担加大了省级政府在必要情况下为省以下政府提供及时支持的或有风险。

区分省级政府自身信用状况的因素有哪些?

中国大多数省级政府都展现出一些共同的信用特征,如债务负担高、财政空间有限、流动性强等。其信用状况评估的差异主要源于各省千差万别的经济实力和财政状况。

经济状况直接影响省级政府自身信用状况评估,同时也会对财政状况产生连带影响。大部分省份的收入水平都处在国际范围的下端。

但是,在计入经济结构及增长前景之后,各省经济状况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虽然各省宏观经济趋势相似,但服务业占比大的地区在财政收入方面更有韧性,而产能过剩、大宗商品行业占比较大的省份受经济萎缩和通货紧缩的影响最大。

影响省级政府信用前景的因素有哪些?

我们预计中国省级政府的信用状况将与主权信用保持紧密联动。我们对省级政府信用状况的评估已经反映了各省的经济、财政和债务前景。我们预计,中央政府经常性转移支付带来的信用利好将会大于高债务和经济走弱带来的下行风险。

我们预计,虽然经济前景和税收增长的压力加大,但各省信用状况短时间内不会严重下滑。如果下调省级政府信用状况评估,最有可能的触发条件将是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或其展望调为负面,但我们认为未来12至24个月内这两种情况都不大可能出现。



市场回暖背后,房企销售冷热不均

2024年12月楼市“翘尾”收官,全年新房销售额基本符合我们此前下滑15%的预期。12月,市场延续“回稳”行情,但房企流动性再起波澜。12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分别环比上升40.6%、37.6%,1-12月累计同比降幅收窄至17.1%、12.9%。2024年全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分别收官在9.7万亿元和9.7亿平方米。价格方面,新房继续改善,二手房回暖态势趋弱。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08%,其中一线城市环比回正,二三线城市降幅收窄,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为23个,较上月增加6个。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31%,其中一线城市涨幅回落,二线城市降幅扩大,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为9个,较上月减少1个。

<%@ Register TagPrefix="uc" TagName="GatedContent" Src="~/UserControls/Ratings/GatedContent.ascx" %>


证券公司资本补充工具信用评级答疑

金融机构资本补充工具通常兼有债权和股权的双重属性。如果债务工具能够在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违约或被清算的条件下吸收损失,那么我们通常认为此类债务工具属于资本补充工具。

吸收损失的形式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本金或利息的支付延付/取消,本金减记,或者转换为普通股或其他资本补充工具等。

证券公司资本补充工具主要分为次级债券和永续次级债券。截至2024年末,证券公司发行在外的资本补充工具共计6,150亿元,其中次级债券3,233亿元,占比53%;永续次级债券2,917亿元,占比47%;共有47家证券公司仍有发行在外的资本补充工具。

<%@ Register TagPrefix="uc" TagName="GatedContent" Src="~/UserControls/Ratings/GatedContent.ascx" %>


Credit Rating Report: Africa Finance Corporation, January 15, 2025

On January 15, 2025, S&P Global (China) Ratings published its credit rating report on Africa Finance Corporation. Please click the link below to read the PDF.

<%@ Register TagPrefix="uc" TagName="GatedContent" Src="~/UserControls/Ratings/GatedContent.ascx" %>


评级报告:非洲金融公司,2025年1月15日

2025年1月15日,标普信评发布非洲金融公司主体评级报告。

2022年3月15日,标普信评发布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报告。
<%@ Register TagPrefix="uc" TagName="GatedContent" Src="~/UserControls/Ratings/GatedContent.ascx" %>